南方略咨询
行业咨询
汽车、配件营销咨询
电信服务营销咨询
电池营销咨询
钟表营销咨询
包装印刷营销咨询
IT业营销咨询
服装、鞋业营销咨询
文具营销咨询
日化营销咨询
电子电器营销咨询
烟草营销咨询
食品饮料酒业营销咨询
建材、照明、家居营销咨询
农化营销咨询
机械设备营销咨询
化工营销咨询
城市营销咨询
房地产营销咨询
会展营销咨询
酒店旅游营销咨询
医院医疗营销咨询
摩托车、自行车营销咨询
物流营销咨询
音像行业营销咨询
医药保健营销咨询
核心业务
品牌做定位 渠道做模式 组织做保障 互联网+做创新

联系人:王先生

联系电话:023-67765075

手机:18126095627
18623067766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区M-7B(中钢)座六层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cosmo成长工厂大厦A座26-12

中日化工官民对话:双赢的选择

发布者:南方略  发布时间:2013-11-01 14:49:09  作者:赵晏彪  文章来源:

    在第五次中日官民对话致辞中,日本经济产业省化学课长山根启指出,随着日中两国的化工产品贸易显著扩大,在制度及具体产品方面也产生了诸多问题,通过官民对话等形式,让相关企业通过官民对话的平台深入交换意见,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友好地解决,加深了相互理解,这是很大的成果。他还风趣地说,用中国话讲是双赢。

   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它是我国第二大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口来源地,同时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的第四大出口地。中日两国化工贸易在两国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1.8%,与2000年相比年均递增长19%

   从第五次中日化工官民对话的结果看透,目前化工界官民对话的内容已从解决两国贸易磨擦,拓展到技术与环保等方面的交流。正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所说,日本化工业在技术、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通过对话交流,在减少日本化学品对我国化工产业的冲击前提下,我们需要学习日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中日双方在产品进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日本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日本研究机构预测,日本经济至2010年年均增长1.91%当中,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和发展加工贸易将使日本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我们认为,通过对话,可以继续维持友好健康、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这无疑是一次双赢的结果。
 
    我们从历次中日贸易摩擦情况(申诉)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发起的48起反倾销案件中,有29起涉及到日本企业,其中24起是化工产品,涉案产品都是有机化工产品,这些案件包括:
 
    01年二起:聚苯乙烯、丙烯酸酯;02年六起:MDI、苯酚、TDI、聚氯乙烯、丁苯橡胶、邻苯二甲酸酐;03年三起:水合肼、氯丁橡胶、乙醇胺;04年六起:环氧丙烷、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呋喃酚、有机硅、双酚A、三氯乙烯;05年四起:丁醇、辛醇、PBT树脂、邻苯二酚;06年二起:甲乙酮、双酚A07年一起:丙酮。显然,摩擦是有的,但在逐年减少。
 
  有资料表明,在国内生产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进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06年逆差达113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进出口贸易额245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贸易逆差为1130.72亿美元,同比上升25.1%;其中对日贸易额进口175亿美元,出口71亿美元,对日贸易逆差为104亿美元。所以,在此次对话中,日方代表无不表示,中日良好的贸易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亚洲因其所拥有的潜力将会成为世界化学产业的中心。为了发挥这一潜力,中日两国应互相协调,并在最大范围内开展交流合作,为取得更大的飞跃而努力。对于欧洲新出台的环保规定,双方应该开展协调,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
 
  其实,在中日化工品贸易中,我国一直是贸易逆差。2000年两国间贸易逆差为11.9亿美元,2006年达到64.1亿美元,年均递增32.4%。我国从日本进口量较大的产品,集中在国内自给不足的部分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2006年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树脂的进口额占中日化工贸易进口额的46.8%,而进口额占中日贸易额的71.4%;我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多集中在无机产品、橡胶制品等产业。2006年我国无机产品和橡胶制品的对日出口额占中国对日出口贸易额的46.6%,这些产业目前是我行业创汇最多、具有较大优势的领域,因此,说中日双方在产品进出口方面具有一定互补性。
 
  这次中日官民对话中涉及的六个产品,其中3个产品(氯乙烯、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是属近三年来我国从日本进口前十大化工产品,6个对话产品2006年进口额共计12.35亿美圆,占我国从日本进口石油和化工产品贸易额的7%
 
  记者在会议上还了解到,通过官民对话,特别是企业间的对话,一方面,使贸易摩擦能够在磋商的基础上得到有力缓解,为我国企业争取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更多的中国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技术交流,使企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差距,在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日本政府和企业帮助我国提高技术水平,革新工艺路线、促进产业和产品升级,推动了我国化工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先姓“小”
*相关信息
分享到:

© 南方略咨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9015592号-1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18126095627、18623067766  联系人:王先生
深圳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区M-7B(中钢)座六层
重庆地址: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cosmo成长工厂大厦A座26-12

技术支持:网沃科技